热能与动力工程

打印

您当前的位置: 专业介绍

专业历史沿革、现有特色和优势

  • 发布日期:2015-03-03
  • 浏览次数:315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飞机发动机维护)源于建校初建立的航空发动机学科,最初主要是为飞行员培养提供航空发动机课程的理论教学。后来利用学院积累的丰富的机务教学资源,开办了民航四川中专,陆续进行机务中专和专科层次的机务人才培养,总计毕业300余人,大部分学生已经成为单位骨干。2003年,结合中国民航快速发展对机务人才的大量需求和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自身有利条件成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并开始招收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机务学生。为满足专业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需要,使之与行业熟悉的专业名称一致,我校重新申请了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并于2011年正式招生,继承了原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全部改革与建设成果。到2014年,已招生学生12届,毕业学生8届,毕业学生近1600人,在校学生800余人
学校机务办学资源丰富,优势突出。我校的航空发动机中心,由中美法三国六方投入两亿多元合作建立,是GE发动机公司全球三大培训基地之一,使用民航主力发动机作为教学发动机,教学内容全球同步更新;我校五十年的飞行训练保障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机务教学资源和人才,目前有训练飞机200余架,发动机300余台,机务维护队伍近600人,其中有一大批维护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的技术人员可以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结合维护实际,解决维护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我校机务方面的科研水平较高,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将这些资源在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教学中进行整合利用,也就成为了本专业的办学优势。
  我校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特色是依托民航机务行业,为民航的发展提供复合型的机务高级技术人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从成立起,结合行业特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就确定了“专业水平+职业技能+英语水平”的培养模式,突出学生的专业底蕴,机务技能和英语能力。经过四年培养本专业毕业生以其踏实的作风,良好的动手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航空公司的认可。